[00:00.00]王戎不取道旁李
[00:04.50]刘义庆
[00:08.0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00:13.1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00:23.22]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00:32.28]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阅读 92
收藏 0
[00:00.00]王戎不取道旁李
[00:04.50]刘义庆
[00:08.0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00:13.1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00:23.22]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00:32.28]取之,信然。
白话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注释
1.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不取道旁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2. 尝: 【尝】曾经。
3. 诸: 【诸】众多。
4. 游: 【游】嬉戏玩耍。
5. 子: 【子】李子。
6. 折枝: 【折枝】压弯树枝。
7. 竞走: 【竞走】争着跑过去。竞:争逐。走:跑。
8. 唯: 【唯】只有。
9. 信然: 【信然】的确如此。
名师鉴赏
【作家作品】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典叙》《世说》10卷、《集林》200卷、《幽明录》20卷、《宣验记》13卷、《小说》10卷,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作品导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