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
[00:04.10]( )
[00:06.81] ,
[00:10.51] 。
[00:15.18] ,
[00:18.91] ?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阅读 25
收藏 0
[00:00.00]
[00:04.10]( )
[00:06.81] ,
[00:10.51] 。
[00:15.18] ,
[00:18.91] ?
白话译文
黄师塔前,锦江水滔滔地向东流去,
暖融融的春光,和煦的春风使人慵懒困倦。
江边盛开着一簇簇深浅不一的桃花,却不知主人是谁。
真不知道是深色的桃花还是浅色的桃花更惹人喜爱。
注释
1. 黄师塔: 【黄师塔】一位姓黄的僧人的墓。
2. 懒: 【懒】读lǎn。
3. 倚: 【倚】读yǐ。
4. 一簇: 【一簇】一丛。
5. 无主: 【无主】不知主人是谁。
名师鉴赏
【背景介绍】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很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名师导读】
诗人用四句诗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首句大笔勾勒出画的背景。高耸的黄师塔前,滔滔江水东流。塔是静止的棱角,水是流动的曲线,曲直相应,动静结合,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第二句的风景描绘,写风和日丽,春光怡人,渲染了春日的柔美气氛。一个“倚”字,诗人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最后两句,诗人工笔细描了春日桃花的美艳。桃花一簇,深浅放红,无主开放却也怡然自得。末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反问中似乎无从选择,实际上是各有其美,诗人都很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