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晚晴
[00:02.71](唐)李商隐
[00:07.48]深居俯夹城,
[00:11.32]春去夏犹清。
[00:15.69]天意怜幽草,
[00:19.14]人间重晚晴。
[00:24.15]并添高阁迥,
[00:27.34]微注小窗明。
[00:31.79]越鸟巢干后,
[00:35.02]归飞体更轻。
晚晴
阅读 115
收藏 0
[00:00.00]晚晴
[00:02.71](唐)李商隐
[00:07.48]深居俯夹城,
[00:11.32]春去夏犹清。
[00:15.69]天意怜幽草,
[00:19.14]人间重晚晴。
[00:24.15]并添高阁迥,
[00:27.34]微注小窗明。
[00:31.79]越鸟巢干后,
[00:35.02]归飞体更轻。
白话译文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
春天已去,正值清和气爽的初夏。
老天爷同情那幽僻处的小草,
人世间也珍惜着傍晚时的晴天。
久雨晚晴,楼阁之上凭高览眺,视线更为遥远。
夕阳的余晖低透小窗,闪现一线光明。
南方鸟儿的窝巢已被晒干,
傍晚归巢时飞翔的体态格外轻盈。
注释
1. 夹城: 【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2. 幽草: 【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
3. 并: 【并】更。
4. 高阁: 【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
5. 迥: 【迥】高远。
6. 微注: 【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7. 越鸟: 【越鸟】南方的鸟。
名师鉴赏
【背景介绍】
李商隐自公元838年(开成三年)入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入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这首诗即是在此背景下写成。
【作品导读】
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人也许本无托物喻志的明确意图,只是在登高览眺之际,适与物接而触发联想,情与境谐,从而将一刹那间别有会心的感受融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所以显得特别自然浑成,不着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