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ɡmínɡlánɡ
分类: 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词
学习范围: 课内

阅读 363

收藏 0

释义

声名:声望、名誉。狼藉:也作“狼籍”,指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形容名誉坏到极点。

词语故事

1.   秦始皇宠信大臣蒙恬﹑蒙毅。他驾崩后,幼子胡亥即位。胡亥听信谗言,要赐蒙毅死。蒙毅觉得很冤枉,上书给胡亥,列举了秦穆公﹑秦昭襄王﹑楚平王和吴王夫差这四个滥杀忠臣的国君,指出他们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指责,名声极坏,劝胡亥以此为鉴,不要乱杀无辜。可惜胡亥根本听不进去,还是杀了他。不久,蒙恬也被逼自杀了。

词语出处

1. 语本《史记·蒙恬列传》:“是以藉于诸侯。”唐代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又见清代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三回:“汪太史平日声名狼藉,最不见重于官场。”

相关词组

声名狼藉,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