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àizhìrénkǒu
分类: 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词
学习范围: 课内

阅读 357

收藏 0

释义

脍:切得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形容美味的食物人人爱吃。比喻美好的事物(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人人赞美和传诵。

词语故事

1.   春秋时,有个孝子叫曾参,他的父亲喜欢吃羊枣。后来,他的父亲死后,他就再也不忍心吃羊枣了。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问孔子:“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一样好吃?”孔子说:“当然是脍炙。”“那么曾参父子也爱吃了。可是为什么父亲死后,他只戒羊枣而不戒脍炙呢?”孔子说:“脍炙,人所同嗜,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他父亲的特殊爱好,所以曾参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词语出处

1. 《觅灯因话·翠娥语录》:“其文虽近于戏,颇脍炙人口。”

相关词组

脍炙人口,喜闻乐见喜闻乐见,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