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nánértuì
退
分类: 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词
学习范围: 课内

阅读 527

收藏 0

释义

本来是说作战时要见机而动,不硬做做不到的事情。后来用为遇见困难退缩不前,没有勇气去克服的借口。

词语故事

1.   春秋时,晋国和楚国争夺霸权。当时的郑国要和楚国讲和,晋国就派正副元帅荀林父、先榖和大夫士会等带兵去和楚国决战。到了黄河边,听说楚兵和郑国已经讲和,荀林父就想回去,士会也同意回去,认为用兵要有隙可乘才能致胜。现在楚国对外没有招怨,国内也很安定,国家强盛,这样的敌人是不可敌的,应该知难而退。但先榖却反对,认为出兵本来就要和敌人一决胜负,现在听见对手强大便要退兵,不是大丈夫所应该做的。于是带兵渡过了黄河与楚军大战,结果晋军大败。

词语出处

1.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相关词组

知难而退,畏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