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保姆”
2006年7月1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上午,阿姨有事出去,让我当了思容半天的"保姆"。
思容是阿姨的宝贝儿子,不到三岁,长得又白又胖,小手小脚全是肉,一堆儿一堆儿的,模样十分可爱。最逗的是他说话,口齿不清,常常"语出惊座",几天下来我都成了"翻译大师"啦。
阿姨走时,思容还在睡,我就到客厅做暑假作业。还没做几道题,就听见思容在房间里"妈妈……妈妈……"哭了起来。我连忙飞跑过去,想"侍候"他起床,他却不买帐,赖在床上左右翻腾要妈妈。我好言好语哄了很久,最后还把我最喜欢的变形金刚送给他,他才停止哭闹,坐在床上拆弄起我的变形金刚来。
过了一会儿,他把已不成样子的变形金刚扔到床的一角,舞动着手臂对我喊道:"哥哥,我要喝溜累。""溜累"就是"牛奶"。我跑到厨房拿来牛奶,他果然咧开了嘴,一把抓过去就吸。可半瓶牛奶进了肚子,思容又不想吃了,随手就把牛奶瓶往地下扔。我来不及制止,牛奶在地上画了一张白白的中国地图。"唉呀,你怎么乱扔啊!真拿你没办法!"我只得去找拖把来拖地。思容还得意地哈哈大笑。
我正忙着拖地,思容又用那稚嫩不清的声调向我发"命令"了:"细衣机,细衣机……""洗衣机?地脏了怎么用洗衣机洗!真笨!"我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细衣机!"思容还在叫。"是不是玩具?我没有洗衣机玩具。"小思容又是摇头又是甩手,看样子就快要哭出来了。"那你说清楚一点吗!"我也有些急了。"细--衣机,电细!我要看细衣机。""电细?……电细……是电视吧!"我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想看《西游记》,孙悟空,对不对?""嗯,阿空,阿空……"我把他抱到客厅故意问:"几频道?""细频道。"这我听得懂,打开电视按到4频道,真绝啦!果然是《西游记》!我再把一包"小馒头"扔给他,他就哦哦啊啊地边吃边手舞足蹈地看了起来。我松了口气,继续去做作业。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突然发觉没了思容的声音,扭头一看,他竟然歪着头睡着了,这小子!
阿姨一回来,我就急不可待地向她诉苦:"阿姨,当你那个'小淘气'的'保姆'可真不容易啊!"我把这半天的经过和阿姨一说,阿姨一会儿夸我聪明能干,一会儿又"骂"思容调皮捣蛋,开心地笑个不停。
有了做"保姆"的经历,我才体会到小时候妈妈带我是多么辛苦呀!
【名师点评】华夏名师网签约名师 郭广正 (河南省平顶山市五十四中)
哦,日记原来也可以写成这个样啊。精彩?那当然了,其实日记不一定要事无巨细把整一天的过程像流水账交代的。能就一天发生的最有意义的事件详细地记下来就已经可以了。因为,这篇优秀日记里面记载的就是一件事情,你认真地去品味一下,就会发觉这已经很不容易。
首先,文章写得生动又具体,这应该归功与小作者认真观察的好眼力。在他(她)的笔下,小弟弟顽皮又可爱,一会儿要喝牛奶,一会儿要看电视,喝完牛奶看完电视后还做出了不少专属于他的动作。其次,文章善于通过为数不多的对话描写来体现小弟弟的性格特点,简练之中却不缺乏趣味。再次,还在结构上做到了首尾呼应,显得严谨。
如何写好关于人物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泛泛而谈没有说服力,言之有物很重要,所以平时要善于观察,学会积聚材料,通过典型的动作或事例来体现人物的特点更是关键。
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