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了一
会说话的人不止一种:言之有物,实为心声,一字一句, 俱带感情,这是第一种;长江大河,源远莫寻,牛溲马勃,悉成黄金,这是第二种;科学逻辑,字字推敲,无懈可击,井井有条,这是第三种;嬉笑怒骂,旁若无人,庄谐杂出, 四座皆春,这是第四种;默然端坐,以逸待劳,片言偶发,快如霜刀,这是第五种;期期艾艾,隐蕴词锋,似讷实辩,以守为攻, 这是第六种。这些人的派别虽不相同,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喜欢用“口若悬河”四个字来形容会说话的人,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形容语。泼妇骂街往往口若悬河,走江湖卖膏药的人,更能口若悬河,然而我们并不承认他们会说话,是因为我们把这“会”字的标准定得和一般人所定的不同的缘故。
应酬的话另有一套,有人专门擅长此术。捧人捧得有分寸,骂人骂得很含蓄,自夸夸得很像自谦,这些技巧都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尽管有人讨厌“油嘴”的人,但是实际上有几个人能不上 “油嘴”的当?和“油嘴”相反的是说话不知进退,不识眉眼高低。 想要自抬身份,不知不觉地把别人的身份压低;想要恭维别人,不知不觉地使用了些得罪人的语句。这种人的毛病在于冒充会说话。 终于吃了说话的亏。我有一次听见某先生恭维一位新娘子说:“人家都说新娘子长得难看,我觉得并不难看。”这种人应该研究十年心理学,再来开口恭维人!
打岔和兜圈子都是说话的艺术。打岔往往是变相的不理或拒绝。“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就这样地让孟子碰了一回钉子。兜圈子往往使言语变为委婉,但有时候兜圈子也可以骂人。兜圈子骂人就是“挖苦人”;说挖苦话的人自以为聪明绝顶,事后还喜欢和别人说起,表示自己的说话艺术。但是,喜欢“挖苦”的人毕竟近于小人,因为既不大方,又不痛快。
说话的另一艺术是捉把柄。 人家说过了什么话,就跟着他那话来做自己的论据。这叫作“以子之矛,刺子之盾”,往往能使对方闭口不言。不过,如果断章取义,或故意曲解,也就变为无聊了。
说话比写文章容易,因为不必查字典,不必担心写白字;同时,说话又比写文章难,因为没有精细考虑和推敲的余暇。基于这后一个理由,像我这么一个极端不会说话的人,居然也写起一篇“说话”来了。
文体: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