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厌倦欧洲的人的新征途
走投无路的苏特尔登上了开往人们眼中的“黄金国”——美洲的船。于他个人而言,这只是一次追求新生活的开始,于世界而言,却改变了历史。
1834年,一艘轮船从法国的哈弗尔开往美国的纽约。船上载着数百名逃亡者,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就是其中一员。
苏特尔时年31岁,原本是瑞士人,已经破产不说,还背负偷盗、伪造证券等多种重罪,欧洲很多法庭都已经准备好了审判书。
看来逃命要紧,苏特尔顾不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用一张伪造的身份证在巴黎骗了点钱后仓皇地登上了这艘驶向美国纽约的船,踏上了逃亡之路,开始了一种新的人生。
7月7日,轮船终于抵达目的地纽约。
在两年的时间里,为了谋生、发财,苏特尔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不断改变自己的身份,如打包工、药剂师、牙医、药材商、酒店老板等。无论中间的过程多么曲折,无论他到底是否称得上是个中好手,最终他在纽约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并开了一间客栈。
不久,美国掀起了一股强大的迁徙浪潮,为了发财,人们一窝蜂地涌向密苏里州。血液里流淌着不安分因子和对金钱有着强烈渴望的苏特尔,卖掉了赖以为生的客栈,随着人流来到了密苏里州。
在密苏里州,他苦心经营自己的农庄,用汗水换来了一笔小积蓄,很快便又安稳地生活着。但诱惑无处不在。皮货商、猎人、冒险家、士兵等不断地在他眼前出现,他们全都行色匆忙,要么从西部而来,要么往西部而去。慢慢地,苏特尔对“西部”产生了热烈的向往。
苏特尔从经过的旅客口中得知,要去西部就必须先穿过一望无际的草原,这大概要花一天至一个星期的时间。穿过草原,便是无法攀登的崇山峻岭,山那边才是人们口中的西部。这是个艰难和危险的过程,不过结果确实非常诱人。尽管根本没有得到证实,但每个人都笃信神秘的西部土地非常肥沃。尤其是当时的加利福尼亚,尽管大家认为它非常神秘,却一直传说那里的土地遍地都是牛奶和蜂蜜,人们可以尽情地取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对苏特尔来说,这个诱惑简直太大了。尽管加利福尼亚非常遥远,简直称得上是远在天涯,并且途中荆棘丛生,但这反而激发了苏特尔与生俱来的冒险细胞,他身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在呐喊。他决定去加利福尼亚,因为他非常清楚安居乐业的生活根本就不适合他。
1837年的一天,苏特尔将所有的财产都变卖后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并带着车辆、骏马、美洲野牛等,踏上了从密苏里州的独立镇奔向那遥远而完全陌生的加利福尼亚的漫漫长路。
苏特尔与他的伙伴们,包括两名军官、五名传教士和三名妇女一起坐在牛车上,开往他们魂牵梦萦的加利福尼亚。
路途不但漫长而且凶险。一路上,他们穿越了一片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翻过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端的大山,花了整整三个月,才在这年10月底来到温哥华。
到这个安全的地方后,苏特尔的队伍很快就分化了,原来的伙计们都各奔前程了:两名军官还在路途中就已经退出,五名传教士仅仅只想在温哥华过稳定的生活,两名妇女则在半路被活活饿死了。现在,苏特尔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有个好心人帮他在温哥华找了一份工作,并愿意收留他,但他想也不想就一口回绝了。他要勇往直前,因为加利福尼亚这个具有不可思议魅力的名字,已经在他心里植下了根。
苏特尔执意独自驾着一艘破旧的帆船上路。他横渡太平洋,一路漂泊辗转来到夏威夷,在那里组建了远征队后便继续沿阿拉斯加海岸线前进。一路上,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与风浪进行了无数次殊死搏斗后,终于在1838年抵达圣弗朗西斯科。当时,那里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并因西班牙政局不稳而缺乏管理,只是一个贫穷而破旧的小渔村,非常荒凉。
苏特尔租了一匹马,从肥沃的萨克拉门托山谷开始,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详细考察了这个渔村。他惊喜地发现,这里竟然是一块非常肥沃的处女地,甚至称得上是新大陆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别说是建立一个农庄、一个大农场,就是建立一个自己的王国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第二天,苏特尔立刻赶往当地的首府——同样非常落后的蒙德来,向阿尔瓦拉多总督请求建设圣弗朗西斯科。在总督面前,他将自己的开发计划和盘托出:先从夏威夷群岛引进大量勤劳的卡拿卡人,并让他们在此定居,由他们完成开发的任务;再为卡拿卡人建立移民区,稳定民心;最后就可以把圣弗朗西斯科建成一个叫“新黑尔维喜阿”的小国家了。最终,苏特尔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得到了圣弗朗西斯科的开发权,租期为10年。
说实话,苏特尔并非能力非凡,如果放到其他地方,如密苏里州,他不会比任何人出色。但这里与文明之地远隔万里,他的冒险在这个保守而落后的地方显得尤为突出,最终获得守旧人士不曾获得的财富和荣誉也在情理之中。
1839年,苏特尔的开发工作开始了。首先,他率领一支100来人的队伍开始征服土著。他在腰间挂上枪,威风凛凛地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紧跟在后面的是两三个欧洲人,然后是150名统一装扮的卡拿卡人。100多人带着数不清的物品,包括30辆装满粮食、生活用品、农作物种子和弹药的牛车;50匹马、75头骡子以及成群的奶牛、绵羊等等。不仅如此,还有一支小自卫队紧随这支浩浩荡荡的“运输队”之后,人虽然不多,但要完成这次任务绰绰有余。很明显,这场征服战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大的土地,他们不再砍伐,而是直接放火焚烧,将茂密的树林烧成灰烬。粗大的树枝都成了火炭,不等浓烟完全消散,这群如狼似虎的征服者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建设他们的新地盘:造仓库、挖水井、耕地、播种,并为不断增加的家禽家畜修建了更多的栏圈。如果人手不够,就从旁边的殖民地召集大量的新人过来,非常方便。
正如苏特尔想的那样,收获的季节到来时他们已经硕果累累。不可思议的是,即使是同样的种子,他们的农作物的产量也是别的地方的五倍,仓库里堆满了粮食;豢养的牲畜更是数不胜数。
并且,新黑尔维喜阿的土地非常利于种植水果。从法国引进的葡萄,仅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使这里成了一个茂盛的葡萄园,发展成为葡萄的特产地。正是由于苏特尔的努力,直到今天,加利福尼亚的水果仍然享誉全世界。
虽然不时遭到土著的骚扰,甚至发生一些抢夺战,但这丝毫不影响新黑尔维喜阿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日益繁荣昌盛的景象:疆域已经扩展到“幅员辽阔”的程度;河流水渠、磨坊工场、海外商店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兴建起来;船只开始密切往来,以此为据点的船的数量日益增多。新黑尔维喜阿物产丰富,不仅远销温哥华和更远的夏威夷群岛,甚至还完全能提供所有在加利福尼亚港口停泊的船只之需。
苏特尔终于美梦成真,成了一个大富翁,建造了很多气派的房屋和美丽的庄园。他不惜动用大量财力,整整花了180天时间,费尽心思从巴黎运回一架“普莱耶尔”牌钢琴;他穿越整个新大陆,大费周折地用60头牛从纽约拉回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蒸汽机;他在英国和法国的大银行、大钱庄都有巨额存款,并且已经得到了银行和钱庄的完全信任,他可以随时借贷。45岁的他正值人生的顶峰时期。
这时,他想起了被自己抛弃整整14年的妻儿,立刻把他们接到他的王国新黑尔维喜阿。这是他的王国,是他的领地,他是这里的主人,是世界罕见的大富翁之一,而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一想到这里,苏特尔内心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之后,由于墨西哥丝毫不理会新黑尔维喜阿的事务,美国干脆将它收入自己囊中,使它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份子。从此以后,苏特尔在新黑尔维喜阿的特权更是根深蒂固,很多年后,他当之无愧成了世界第一富翁。
淘金热
如果按正常的轨迹来发展,苏特尔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天意弄人,一个小小的过失就毁灭了这种可能性。
对苏特尔来说,1848年1月24日是他生命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他的一个细木匠詹姆斯·威尔逊·马歇尔突然闯进他家。他激动地拉住苏特尔,强烈要求和他谈话。
令人不解的是,马歇尔在前一天已经奉苏特尔之命到柯洛玛,为他的农庄建立一个新的锯木场。苏特尔不明白,马歇尔擅自违背他的命令,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和内疚之感,还这么迫不及待地求见他,甚至兴奋得双手不停地发抖。这简直是太奇怪了!
尽管苏特尔不知道马歇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他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刚得到允许,马歇尔就立刻把苏特尔推到一个房间里,并牢牢锁住房门。他神秘兮兮地从口袋里抓出一把泥沙,递到苏特尔面前。猛地一看,这些泥沙与普通的泥沙并没什么不同,但细看,它们中间夹杂一些金黄色的颗粒,还冒着点点金光。原来,这是马歇尔前一天从地里挖出来的,那里的泥土里全都含有这样的金属。虽然当地人并不把这当一回事,他却怀疑那是黄金。
黄金?苏特尔的脸色霎时变得凝重起来。他仔细打量着夹杂在泥土里的黄色金属,并做了悉心的分析和实验。最后他确信这就是黄金,千真万确!这真是震撼人心的发现!
这天正好狂风骤雨,于是苏特尔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和他的木匠一道骑马去柯洛玛的农庄探个究竟。但马歇尔这个急性子的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和激动,当夜就冒着风雨赶回了农庄。对他而言,早点证实那里是否遍地黄金比什么都重要。马歇尔是第一个陷入对黄金的狂热追求之中的人,随之而来的是全世界的疯狂。
第二天一早,苏特尔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柯洛玛农庄。他和他的手下截住水渠的水后,认真检查水下的泥沙。他们把泥沙放到筛网里,在水里轻轻摇几下,黑色的筛网上就出现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黄金颗粒。这里的确有黄金,而且是大量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黄金。
证实这个惊人的发现后,苏特尔立刻召集所有知情的手下,要他们发誓在锯木场完工前不能泄露这个秘密,要死守秘密。然后,他返回自己家里。
从表面上看来,苏特尔并没我们预想的那么激动,他脸上始终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反而更多的是冷静和严肃。但事实上,他内心早就被无比的激动炸开了锅。从此以后,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这些黄金,既不用挖矿井,也不用承担任何风险,甚至不用耗费太多人力,就可以拥有这片富饶的土地。这些被神撒在地面上的黄金,全都是他的!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仅仅一瞬间,苏特尔就登上了世界首富的位置,真是恍如隔世!
文体:其他